供稿:辛鵬飛 魏昕林 攝影:劉志超 編輯:魏昕林
2016年6月2日,伟德客户端“活力實驗室”工程之多學科交流研讨會在伟德客户端會議室召開。研究生院副院長唐勝景、伟德客户端副院長崔平遠、副院長趙良玉、教師郭傑以及博士後項大林、于正湜參加了此次研讨會。研讨會由飛行器設計/飛行力學與控制實驗室、航天結構測試技術實驗室和深空探測技術研究所聯合舉辦,旨在通過對航空航天動力學與控制的交流研讨,拓寬研究生的眼界,加強各實驗室、課題組之間的交流和聯系,促進伟德客户端多學科融合發展。
首先,研究生院副院長唐勝景代表研究生院緻辭,他感謝了三個實驗室的前期籌備和積極組織,指出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特别希望看到研究生主動地組織交流會,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直觀地了解一些不同領域科學前沿的動态和發展趨勢,這樣對研究生的個人學習和科學研究會有所啟發,并預祝此次交流會取得圓滿成功。

在主題報告中,飛行力學與控制實驗室的張堯博士以飛行器建模/制導與控制一體化設計技術為基礎,以高超聲速飛行器為應用背景,系統地講述了吸氣式和再入式兩類高超聲速飛行器一體化設計仿真,分析了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與制導控制技術應用之間的關系,對高超聲速飛行器建模/制導與控制一體化設計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航天結構測試技術實驗室的辛鵬飛博士以具體工程問題為導向,以大型柔性空間機械臂與某型圓形太陽能展開陣列為對象,對剛柔耦合多體動力學建模與分析過程進行詳細的介紹,最終得出對大型剛柔耦合空間結構的展開過程進行準确的動力學建模和分析是保證工程設計有效性的重要途徑的結論。深空探測技術研究所的袁旭博士基于已成功實施的小天體探測任務特點,總結小天體附着探測面臨的難點問題,概括分析小天體自主附着涉及的關鍵技術,并對未來小天體自主附着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報告結束後,與會人員對感興趣的研究内容進行了深入地探讨。唐勝景老師對小行星探測中的自主規劃具體方案深感興趣,仔細詢問了如何實時獲取目标星的信息并重新更新規劃探測器路徑的過程。崔平遠副院長與同學們探讨了圓形太陽翼的優缺點以及适用的領域,分析了薄膜類太陽翼和太陽帆的不同特點和建模方法對比。

最後,趙良玉副院長對本次多學科交流研讨會進行了總結。他指出,伟德客户端高度重視各學科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在制度上、資金上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這樣的多學科交流活動次數應該再多一點,範圍再大一點,領域再深一點。同時,良鄉校區的低年級本科生也希望能夠提前了解學院的科研進展,研究生團體很适合作為宣講團隊的主體,以自身經曆配合“一年級工程”來幫助學院完成本科生的專業教育。

此次多學科交流研讨會作為伟德客户端“活力實驗室”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深入挖掘了伟德客户端航空航天方向取得的成果和進展,研究讨論了動力學與控制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前景,還加強了各實驗室、課題組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促進伟德客户端的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打下了良好基礎,為伟德客户端“雙一流”建設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審核:方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