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情況
上世紀 50 年代起,徐更光院士、丁儆教授開起了爆炸力學、沖擊動力學研究方向。此後,薛大為、範天佑、梅鳳翔等教授又開辟固體力學、分析力學等方向,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學術影響。新世紀以來,胡海岩院士、方岱甯院士等加盟本學科建設,培育和引進中青年優秀人才,大幅提升了本學科綜合實力。2022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本學科排名第4。 設有“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輕量化多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航天航空科研院所成立多個聯合實驗室,建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111 引智基地、首屆工程力學國家級教學團隊和工程力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2.研究方向與優勢特色
設有動力學與控制、先進結構力學、材料力學行為、爆炸與沖擊動力學、流體力學與空氣動力學、計算力學與工程仿真、生物與仿生力學等方向。
優勢特色:(1)聚焦學科前沿,創新思維活躍:在輕量化與超材料結構力學、超高溫力學、多場耦合力學、表界面仿生力學、環境力學等前沿方向取得有國際影響成果;(2)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國防領域優勢突出:深度參與和推動我國兵器、航天等領域發展,在爆炸與毀傷、空間結構動力學與控制、輕質材料與結構多功能一體化領域具有明顯優勢;(3)師資隊伍雄厚,服務學科發展:彙聚一批國内外著名學者,包括院士 2 人、國家傑青 7 人次、長江學者 2 人次、四青人才 10 人、國家級教學名師 1 人、全國優秀教師 3 人。主持制定了我國力學學科和專業“十三五” 和“十四五”發展規劃,為我國力學學科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人才培養
以傑出工程科學家為人才培養目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人才培養基地。
培養了“英雄航天員”張曉光,傑青/長江學者黃風雷、胡更開、趙亞溥、謝惠民、王成,原湖南大學校長趙躍宇,長征 11 号火箭總師彭昆雅,原中國兵工集團總經理溫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及福特汽車中國總裁羅冠宏等大批優秀人才。
4.生源情況
研究生生源 77%來自雙一流高校,推免比例達 60%,高招分數排名全國雙一流高校第 11 名, 為優秀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5.國内外影響
本學科教授擔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力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IUTAM 理事及多個國際重要力學期刊副主編。評估期内主辦了中國力學大會、IUTAM 專題研讨會等國内外重要力學會議。在“力學奧運會”——第 24 屆世界力學家大會上,胡海岩院士、方岱甯院士分别作特邀報告,充分體現了本學科的國際影響力。